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

企业类网站

0351-4639352
sxmipmci@163.com

搜索
  • 首页
  • 中心介绍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微雅集
  • 合作学会
  • 学习中心
  • 科研平台
  • 前沿技术
    • 新技术
    • 新设备
    • 学术交流
  • 网络课堂
  • 联系方式
  • 友好链接
搜索

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

0351-4639352
sxmipmci@163.com

搜索
  • 首页
  • 中心介绍
  • 新闻中心
  • 机构专家
  • 中心系统
  • 学术园地
  • 联系
搜索

山西医科大学李思进教授团队获癌症早期准确预测预后指标新进展

2018-11-27 来源:

——18F-FDG PET/CT在化疗1周期更早评估预后的价值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高、异质性强的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即使通过规范化疗,仍有约4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进展。因此尽早发现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改善预后。国际预后指标(IPI)一直是临床上预后评估的重要工具,但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肿瘤的异质性及非受限增殖的特点。在化疗早期寻找准确可靠的预后指标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PET/CT在化疗中评估DLBCL的预后价值已得到认可,但缺乏化疗1周期的临床研究。由山西医科大学李思进教授团队原凌博士等完成的一项关于化疗早期尤其是化疗1周期采用多种方法联合预测DLBCL预后价值的相关研究已于近期发表在核医学专业的顶级期刊。

最新研究从临床需求出发,对比化疗1、2周期ΔSUVmax%及Deauville评分的诊断效能,并寻找预测DLBCL进展的最佳界值;观察ΔSUVmax%及Deauville评分与临床因素、免疫指标及MYC基因间的关系;分析ΔSUVmax%、Deauville评分及MYC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重点探讨化疗1周期的临床预测价值,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DLBCL预后评估体系,尽早实施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PET/CT在化疗1周期和化疗2周期的诊断效能一致;准确判断DLBCL预后的PET/CT显像完全可以提前到化疗1周期结束后;18F-FDG PET/CT分子影像联合MYC基因能更好更准确地预测DLBCL预后。此结果对尽早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图1 DLBCL患者PFS比较(A、C、E为化疗1周期组,B、D、F为化疗2周期组)。化疗1、2周期组ΔSUVmax%预测肿瘤进展的最佳界值分别为57%和63%,Deauville均为5分;ΔSUVmax%≥57%(1周期,A)和≥63%(2周期,B)、D-5PS<5分(C和D)及MYC基因重排阴性(E和F)患者的预后好。

图2 FISH法检测MYC基因。 MYC基因重排阴性(A):细胞核内2个红绿融合信号;MYC基因重排阳性(B):细胞核内红绿信号分离,当>3.1%的肿瘤细胞核出现单色信号时,即视为MYC基因重排阳性。

此项研究主要参与单位及科室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CT中心、血液科及病理科。

不稳定斑块摄取氟化钠:氟摄取深意何在?

培训教学平台

Move from left to right

2019-11-20

分子影像中心培训教学系统作为一个面向核医学学科的培训教学平台,为核医学领域提供一个公益性质的免费培训教学平台,平台提供核医学领域的视频、文档、典型图谱教学培训资料,并提供免费的经过专家审核认证的报告练习库。系统同时提供视频会议功能,用于教学培训。


立即体验

COPYRIGHT (©) 2020 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351-463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