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由山西医科大学牵头成立,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及山西省“1331工程”和“136兴医工程”的大力支持。中心成立以来,有效整合了高校、科研机构、附属医院、相关产业等优势资源,促进了“政、产、学、研、用”等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定位于心血管、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防治需求,围绕健康中国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影像设备研发、重大疾病精准诊疗、疾病诊疗规范、医疗政策完善、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旨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 任务目标 定位于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防治需求,在分子影像靶向药物基础与临床应用、分子影像高端设备的研发与转化、分子影像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远程诊疗、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的临床协同创新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链、创新链、转化链、服务链等全链条的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体系。
阶段成果
中心自主研发了智能化放射性药物设备,相关成果陆续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推动首款国产SPECT 分子影像设备获得CFDA 认证;开发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疗一体化靶向药物,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开展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分子影像精准诊疗临床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构建了分子影像远程诊疗体系,促进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组织参与多项临床诊疗规范与指南编写(持续更新中……)
发展愿景
通过协同创新,在分子影像的靶向药物研发方面,形成原创成果,提升科技水平;通过医工结合,在分子影像技术与设备研发方面,打破国外垄断,促进产业发展。打造拥有顶尖医疗技术领军专科和优秀人才的卓越医学团队,实现医疗资源和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共享,借力分子影像优势资源特色发展,构建分子影像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分子影像诊疗中心。
山西医科大学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创建于1919年。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学校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拥有32个教学机构、1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6个教学医院,122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31个;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暨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于1957年,坐落于省会太原市中心迎泽湖畔,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康复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山西省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临床护理服务中心、医疗护理教育培训中心、健康管理和促进中心。成立了院士工作站6个,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1个,山西省“136”兴医工程临床领军临床专科建设科室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59年,山西省核医学发源地,是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单位之一。该科为首批山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先进单位。该科在复旦大学“年度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近五年为全国十强,2019年为第七名。2015年作为主体实施科室获批山西省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承担了分子影像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影像诊疗技术研发与转化“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的平台及团队建设任务,同时为全国核医学培训基地、全国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该科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国核医学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为山西省核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山西省核医学联盟理事长单位。 |
|
协同单位(按首字笔画排序) |
2020年1月9日,中心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上海佛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北京雷鸟科技有限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翼展医疗集团山西分公司
2020年1月9日,中心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张永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秘书长:张岩波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
王晓民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
汪 静 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黄 钢 教授 上海健康医学院
2020年1月9日,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李亚明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武志芳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 铁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
何作祥 教授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
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
李 方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 春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赵 斌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
宋修珍 山西医科大学人事处处长
梁清生 山西医科大学基建处处长
成晓龙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
徐 钧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长
赵文军 山西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王秀虹 山西医科大学财务处处长
毛红胜 山西医科大学校后勤保障处处长
骞宪忠 山西医科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0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经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为了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公共平台的作用,促进分子影像与精准诊疗的发展,加强协同单位间的科研合作和与学术交流,协同创新中心根据平台建设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定,同时为青年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打下基础,特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基金。
开放基金课题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其中一般项目中青年项目每项资助1-2万,面上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研究周期为1年;重点项目每项资助6-10万元,研究周期2年。如果课题取得初步成果,经专家组评审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优秀项目,将给予连续滚动支持。
现将2020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发布如下:
一、协同创新中心课题方向
1. 分子影像相关的疾病的基础、临床前及转化医学研究
2. 分子靶向诊断、治疗或诊/疗一体化研究
3. 分子影像与精准诊疗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4. 分子影像探针设计、构建及初步应用
5. 分子影像仪器的关键技术或理论研究
6.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研究
7.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二、申请说明
1. 中标课题为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有关课题管理、经费使用、成果管理等,按照《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管理条例》执行。
2. 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具有博(硕)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自由申请;中级以下技术职称、未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科研人员申请,必须有2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必须由导师和一名高级职称专家书面推荐,其课题实施由所在研究生导师负责。
3.申请标书格式请参照《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可登陆本中心的网站http://mic.sxmu.edu.cn,点击“新闻中心”下的“开放基金”,注册登录后下载项目的申请书和合同书,提交时需上交纸质申请书一式2份和PDF电子版。
4. 请在11月30日前将申请书电子表格发送至sxmipmci@163.com。
5. 申请截止日期:2020年11月30日。
6. 协同创新中心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030001。
7. 联系人
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亮,电话:15903435153
中心办公室秘书:田 靖,电话:17835610063
山西医科大学
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0年11月16日
项目名称SPECT技术对癌症骨转移早期诊断的卫生技术评估
负责人程景民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5
项目名称SPECT技术对癌症骨转移早期诊断的卫生技术评估
负责人程景民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5
项目名称18F-NaF识别不稳定斑块的分子机制及风险分层的价值
负责人范甲卯
单位临汾市中心医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3
项目名称常规核医学显像剂99mTc-PYP及99mTc-MDP在淀粉样变性诊断中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负责人郭小闪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2
项目名称放射性核素病房辐射实时监测系统
负责人杨素云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1
项目名称SPECT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卫生技术评估
负责人袁永旭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获批年度2016
项目编号MP201606
项目名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现况研究
负责人韩颖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获批年度2018
项目编号MP20180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